【开栏的话】五年砥砺奋进,五年春华秋实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高台县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。
即日起,高台县融媒体中心推出《“十四五”高台答卷》专栏。组织记者深入一线,用真实数据、生动案例和精彩故事,全景展现高台在产业发展、城乡建设、民生改善、生态治理等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就与宝贵经验。
这份答卷,既是对奋斗历程的深情记录,更是迈向未来的崭新起点。让我们共同见证这段不平凡的征程,凝聚奋进力量,共创美好明天!
“十四五”期间,高台县深入实施工业突破发展行动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以改革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,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。五年来,全县工业增加值从2020年的4.11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9.81亿元,年均增速超过20%,预计2025年将突破11亿元。工业已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。
在高台县兰能投(甘肃)能源化工有限公司,机械运转不息,产业链条环环相扣。作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循环经济企业,公司形成了覆盖“气—醇—油—氢—电”的多元产品体系。公司综合办公室部长崔超介绍,“十四五”以来企业共实施产业链项目14个,其中6个已建成投产,沥青萃取项目预计本月底投产,将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、增强发展动能。
高台县以招大引强引头部和特色产业培育为路径,构建起综合能源、精细化工、装备制造、农副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链。走进位于南华工业园区的先行种业有限公司,晒场上颗粒饱满的玉米棒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,车间内种子加工生产线飞速运转。该公司年生产玉米杂交种约1万吨,远销河南、河北、山东等多个省份,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典型代表。
工业要稳步发展,就要有园区的配套设施支撑。昔日的戈壁荒滩——盐池工业园区,如今道路纵横、厂房林立,供水、供电、供热等基础设施全面覆盖。高台工业园区管委会发展规划局副局长丁艳表示,园区不仅持续完善“硬环境”,还着力优化“软服务”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行项目联审联批,以“店小二”式服务助力企业安心发展。
得益于园区完善的配套与服务,甘肃永鸿染化有限公司3条生产线全速运转,其产品远销印度、韩国、日本等市场。公司总经理祁恩东表示,通过自动化改造与设备更新,企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,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1亿元。
五年来,高台县立足工业主导型功能定位,深入实施“培优扶强”工程和企业“倍增计划”。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20年的24户增至2024年的46户,覆盖食品、化工、采矿、建材、电力等十大门类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“十三五”末提升5.6个百分点,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速构建。
【记者手记】
从戈壁荒滩到产业高地,高台工业园区的蝶变令人震撼。采访中,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产值从4亿到近10亿的数字跃升,更是产业链的完善与营商环境的优化。
企业敢于创新,政府甘当“店小二”,这种良性互动让昔日短板成为今天的优势。轰鸣的机器声,正是这片红色沃土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最强音。